|
最近“互聯網+”概念很火,政府都專門發文來推這事,應該說這對東交所的移動互聯網戰略是一個重大利好,也說明我們去年就推出移動互聯事業部的卓越戰略眼光,領先國內所有的同行。但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究竟有什麼不一樣?移動互聯網的威力在哪里?我們應該做些什麼(東交所和會員)來抓住這次重大機會?東交所準備如何來抓住這次機會?
一、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,互聯網產業與傳統產業的最大不同在于三個方面:標準化、邊際成本和馬太效應。
1、互聯網是有史以來“標準化”做得最好的產業
無論是肯德基漢堡,還是隻果手機,不同用戶購買它的同一款產品或服務,只能說是“非常接近”一樣的體驗,有些倒霉的用戶還是可能買到次品手機或變質的漢堡;而在互聯網領域,使用同一款產品(服務)的用戶,其用戶體驗是“無限趨近”一樣。
2、互聯網的“邊際成本”趨近于零
在傳統行業,擴張業務規模就得需要更多的場地、更多的人員,然後才能為更多的客戶提供服務;然而在互聯網行業,為十萬個和二十萬用戶提供服務所需的人員、場地幾乎是一樣,一旦前期基礎投入完成,後面每新增加的一個客戶都是不需要額外成本的。
3、互聯網公司的“馬太效應”強大到逆天
在傳統行業中,同一個行業可能有幾百個幾千個幾萬個甚至上百萬的同類公司,大家都各自有自己的生存策略。而在互聯網,同一個領域可以並存的公司數量是少之又少,從國外的谷歌、Facebook,到國內的百度、騰訊、阿里巴巴,我們都可以看到在各自領域處于絕對壟斷地位,同一領域的公司數量甚少超過10家的,能夠盈利長期生存的基本也就是前三名。
二、“全民交易”作為東交所的移動互聯網產品,有典型明顯的標準化、邊際成本為零、馬太聚集效應等特點,並由會員和交易所共同打造形成一個互聯網金融生態體系。
1、標準化貫穿“全民交易”始終:
東交所已經為會員建立了一整套標準化的技術、產品體系,會員無須分析產品、技術問題,專注于自己所擅長的業務拓展,所有開戶、登陸、交易、入金等都是完全標準化的服務,用戶體驗極簡。
2、零成本接入“全民交易”:
在“邊際成本”趨零方面,東交所“全民交易”更是體現的淋淋盡致,會員不需要前期的任何投入,東交所建設了業內遙遙領先的“全民交易”,可以零成本接入到會員的微信公賬號里,會員擴展再多的用戶,交易所也不會另行增加收費,東交所更是從會員角度考慮,前期不收取任何系統費用。
3、“全民交易”馬太效應擴大東交所的優勢:
東交所一開始就高起點、優資質,從一代系統起就開始自主研發,“全民交易”更是全面對接移動互聯網。“全民交易”是全球首個完全為移動端設計研發的交易所交易系統,基于雲端的架構設計、極致可擴展的系統架構特點,用可控的成本,滿足億數量級個人客戶的交易服務,擴大我們的絕對優勢。
4、移動互聯相對PC互聯更有優勢:
首先移動互聯拓展了客戶停留在交易平台上的時間,不像PC端受限于相對固定的地理位置,其次移動端可以充分地利用用戶碎片化的時間,再則移動端更容易利用大數據做到精準營銷獲客。
三、在移動互聯網剛起來的時候,如果我們能抓住機遇,率先通過移動互聯網渠道來獲取海量客戶,實現業務規模的跨級跳,切入到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“風口”,大幅領先對手、擴大優勢,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。基于此,東交所在“全民交易”的基礎上,同步推“全民經紀人”計劃,助力會員在移動互聯網渠道上低成本獲取海量客戶,延展會員的獲客渠道。
1、那麼“全民經紀人”究竟是個神馬東西?借用最近非常流行的一個現象微商,做一個不太恰當但好理解的比喻,“全民經紀人”就是東交所會員自己所組織起來的“微商”網絡,會員通過這些“微商”網絡去移動互聯網渠道獲取客戶,尤其是微信等上的海量客戶。
2、自營終端之外的傳統獲客渠道是發展商居間,有很多劣勢:返佣成本高、合規風險大、會員議價能力弱、控制力粘性不強,同時因為競爭激烈,傳統居間正在走向末路。
3、“全民經紀人”渠道則是新型的、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拓客方式:
會員易入手:會員僅需要開通一個微信公眾號,接入“全民交易”,全程線上操作。
會員對個人“全民經紀人”議價能力更強:還沒有同行做,個人的談判資本也更弱。
會員對客戶控制力強:手機開戶、手機交易、手機入金,客戶全程在會員的“全民交易”線上完成,基本無需“全民經紀人”協助客戶。
圖一:會員微信服務號示例
4、基于互聯網優勢渠道的拓客方式,在業內還沒哪家開展,還是一片藍海,如果東交所旗下會員能夠搶先佔領這塊營銷陣地,有助于我們擺脫競爭激烈的傳統線下和PC端獲客方式,轉到擁有海量用戶的微信等移動互聯網渠道獲客,實現客戶和業務規模的指數級增長。
5、“全民經紀人”前面有淘寶、微商的發展模式作為借鑒,也符合國家提倡的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精神,不過是移到了金融領域,有前景也有風險,需要我們探索,但如果不探索,我們要實現跨越式的非常規發展也已經非常困難。
四、東交所的“全民經紀人”活動
1、交易所將為“全民經紀人”造勢,全國各大主流媒體都將會看到我們對“全民交易”和“全民經紀人”等交易所移動互聯網戰略的新聞。
2、“全民交易”會推出幾十塊就可以交易的微型交易品種,便利“全民經紀人”從小額開始帶客戶入手,也適合走海量絲的客戶路線。
3、打造“全民經紀人”英雄榜、戰隊榜,成績出色的“全民經紀人”有機會獲得交易所官方渠道的宣傳介紹。
五、會員的“全民經紀人”玩法探討:
1、首先會員應該自行開展“全民經紀人”招募活動,越早行動,越有可能收獲更多更強的“全民經紀人”資源。
譬如開展“最強全民經紀人”、“中國好全民經紀人”、“我是全民經紀人”、“非誠勿擾”、“快樂全民經紀人”、“全民經紀人來了”、巡回線下培訓“全民經紀人”俱樂部等等活動來招募“全民經紀人”。
2、招募的“全民經紀人”應該是在移動互聯網方面擁有強大流量或粉絲群體的個人,以及善于在移動互聯網端進行營銷傳播的個人,如果還懂貴金屬那是最好,不懂貴金屬的我覺得也可以,招募進來後再進行培訓,以前會員在培訓員工、培訓居間商的活應該不少干,如果說這個不知道怎麼干,那我看連會員也都可以不用做了。
譬如,正在做交易的客戶、微信朋友圈好友數量眾多的人、微博擁有大量粉絲的人、關注人數龐大的微信公眾號、流量很大的網站、善于微商賣貨的人、證券+期貨+P2P+信托+銀行等的客戶經理+分析師等金融從業人員,等等,大家自行發散開去想有哪些可以做。
3、會員應想辦法規避風險,或與“全民經紀人”簽訂廣告或居間之類的合同,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,防止糾紛和合規風險。
4、先前有渠道團隊的會員公司,可以把渠道團隊從發展居間商,整體轉向為招募“全民經紀人”,取代先前的居間商渠道。
5、會員應加強對自己的名下“全民經紀人”的管理、培訓,學習“微商”的管理模式,組織培訓師給“全民經紀人”培訓如果可以更好的營銷獲客,組織線下俱樂部交流營銷獲客經驗,摸索適合自己的“全民經紀人”管理模式和招募模式。
6、“全民經紀人”正式加盟後,會員為其他分配一個二維碼、鏈接和居間號,通過此二維碼、鏈接、居間號過來的客戶就屬于“全民經紀人”發展的客戶,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交易佣金分成。客戶也可以申請成為“全民經紀人”,介紹自己的朋友圈人員做“全民交易”。(會員自行給加盟的“全民經紀人”分配二維碼、鏈接和居間號)
7、會員可以研究適應“全民經紀人”帶領或組織或刺激自己名下客戶做交易的營銷方法:“全民經紀人”如何讓客戶感興趣,刺激客戶PK;會員可以研究讓自己名下的“全民經紀人”組織戰隊互相PK,給業績突出的“全民經紀人”更多獎勵。
8、會員工作重點:找到合格的“全民經紀人”(有流量、有粉絲、有用戶),並培訓“全民經紀人”怎麼在自己的粉絲用戶中去營銷刺激客戶開戶、入金、交易。
9、嚴格來說,“全民經紀人”是一種按效果付費、按佣金提成的廣告,而不是居間,傳統的居間商太油了,也多數不懂互聯網環境之下的營銷之道。在廣告效果越來越差的情況下,綁定雙方的利益到一起是最好的辦法,只有會員賺到了手續費,“全民經紀人”才能獲得分成。 |
|